老子道德经.上下卷.河上公注.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

《老子道德经·上下卷·河上公注》是中国古代道教经典《道德经》的重要版本之一,附有注释者河上公的注解。此版本为明代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是明代印刷出版的珍贵道教文献之一,现存较少,具有极高的历史、学术和版本研究价值。

图片[1]-老子道德经.上下卷.河上公注.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拾宜
图片[2]-老子道德经.上下卷.河上公注.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拾宜
图片[3]-老子道德经.上下卷.河上公注.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拾宜

1. 书籍简介

1.1 《道德经》

  •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李耳)的经典著作,分为“道经”“德经”**两部分,共81章(篇)。
  • 《道德经》是中国思想史与文化史的核心经典之一,以简练的语言阐述了“道”的哲学观,涵盖了宇宙观、人生观、政治哲学、修身养性等内容。
  • 它是道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中国哲学、文学、政治思想的重要来源。

1.2 河上公注

  • 河上公,东汉早期道家学者,传说为隐士,具体生平已不可考。他是《道德经》最早注释者之一。
  • 河上公注本是现存最早的《道德经》注释版本之一,对后世道教经典和注释学影响深远。
  • 河上公注以道教思想为核心,结合修道实践和养生哲学,对《道德经》逐字逐句进行详细解释,强调“无为”“顺自然”“长生久视”等道教修养理念。

1.3 明嘉靖顾氏世德堂刊本

  • 顾氏世德堂是明代著名的私人书坊,专注于刊刻经史子集及道教典籍,所印书籍以工艺精良、校勘严谨著称。
  • 此版本的《老子道德经·河上公注》为嘉靖年间刊行,书版雕刻精美,文字清晰,版式整齐,是明代道教经典传播的重要版本之一。

2. 内容结构

  • 上卷(道经):包括《道德经》的前37章,主要论述“道”的本体、特性及其对宇宙、自然、人生的影响。
  • 下卷(德经):包括《道德经》的后44章,主要阐述“德”的作用,以及如何在治国、修身、养生中实践“道”。
  • 河上公注:逐句注释《道德经》的原文,结合道教修炼和治国思想,详细解释了“道”和“德”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3. 书籍特点

3.1 注释权威性

  • 河上公注是《道德经》早期权威注释之一,影响深远。其注释不仅对《道德经》原文进行逐句解读,还融入了东汉时期道家和道教的思想体系,突出道教的修身、养生和治世理念。

3.2 刊刻精美

  • 明代顾氏世德堂的刊本以雕刻精美、版式严谨著称。嘉靖时期的刊本大多为道教经典,此书体现了书坊对道教思想传播的重视和对版本质量的追求。

3.3 实用性与理论性结合

  • 河上公注结合修道实践,注重《道德经》在个人修养、养生、治国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既具有理论深度,又便于修行者理解和实践。

4. 历史与学术价值

4.1 道教经典的传播与发展

  • 作为《道德经》经典注释版本之一,此书在道教经典的传播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道教信徒学习《道德经》的权威指南。

4.2 版本研究的价值

  • 明代顾氏世德堂刊本保存较少,具有重要的版本学价值,为研究明代印刷工艺、书坊文化和道教经典传播提供了珍贵资料。

4.3 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 河上公注通过道教视角对《道德经》进行解读,为后世学者研究《道德经》的思想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并奠定了《道德经》作为道教根本经典的重要地位。

4.4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 《道德经》及其注释版本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也通过翻译和传播,对世界哲学、宗教、文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5. 适合读者对象

  • 道教修行者:此书是道教经典学习的基础,特别适合研究道教修行、养生哲学的读者。
  • 哲学研究者:对中国哲学思想感兴趣的学者可通过此书深入了解《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及其注释体系。
  • 古籍收藏者与版本学研究者:作为明代珍稀刊本,此书是研究明代雕版印刷工艺与版本流传的重要文献。
  • 文化爱好者:对中国传统文化、道教经典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能通过此书了解《道德经》的思想内涵。

6. 总结

《老子道德经·上下卷·河上公注》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是一部集哲学、宗教、养生思想于一体的道教经典注释版本。该书基于《道德经》原文,以河上公的注释进行深入解读,注重修道实践与治国理念的结合。此版本不仅是明代雕版印刷工艺的珍贵遗存,也是研究《道德经》思想发展及道教经典传播的重要文献,具有极高的历史、学术和文化价值。

老子道德经.上下卷.河上公注.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拾宜
老子道德经.上下卷.河上公注.明嘉靖时期顾氏世德堂刊本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98
限时特惠
10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