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分注》是清代著名医学家 尤在泾(字西堂)对张仲景经典医学著作《伤寒论》的注释作品,是清代中医注释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部著作。尤在泾通过对《伤寒论》的逐条分注,详细阐释了原文的思想内容,并结合当时的医学发展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伤寒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补充。
![图片[1]-伤寒论分注-拾宜](https://72be.com/2025/02/27133427/image-14-1024x683.png)
![图片[2]-伤寒论分注-拾宜](https://72be.com/2025/02/27133440/image-14-1024x683.png)
![图片[3]-伤寒论分注-拾宜](https://72be.com/2025/02/27133500/image-14-1024x683.png)
作者简介
尤在泾(1751年—1823年),清代医家,字西堂,号全阳子,江苏江阴人。尤氏自幼好学,善于研习医典,尤其精通《伤寒论》。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张仲景的学说有深入研究,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撰写了《伤寒论分注》,为后世的《伤寒论》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伤寒论分注》的内容
《伤寒论分注》全面注释了《伤寒论》的原文,包括其理论体系、辨证论治方法以及方剂运用。全书对《伤寒论》的条文逐一分注,细致分析原文的含义,并结合尤在泾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加以补充说明。
- 逐条分注
- 将《伤寒论》的条文逐条分开注释,逐一分析其病机、证候、治疗原则和用药特点。
- 注释内容深入浅出,既适合初学者理解经典,又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 阐释六经辨证
- 《伤寒论分注》系统剖析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并对不同阶段的病机演变、证候特点和治法作出了更清晰的解释。
- 尤在泾对六经病的演变发展以及病证之间的联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方剂注解
- 对《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进行了逐一分析,包括方剂的组成、药物配伍、功效及适用情况。
- 强调灵活运用方剂,结合病情进行加减调整。
- 辨证论治的实践经验
- 尤在泾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案例分析。
- 易读易学
- 注释文字通俗易懂,条理清晰,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伤寒论》的要旨。
- 对一些难解的条文,尤氏作了详细的分解和解释,使得经典内容更加容易理解。
《伤寒论分注》的特点
- 紧扣原文,逐条注释
- 原文与注释分开排列,逐条阐释,条理清晰,便于学习和研究。
- 理论与实践结合
- 注释中特别注重结合临床实践,既忠于《伤寒论》的原意,又能根据实际病情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案。
- 语言简明,通俗易懂
- 注释语言简洁明了,注重引导读者理解原文,适合不同层次的医学学习者。
- 补充完善原文
- 对《伤寒论》中一些未详细论述的内容,尤在泾结合自己的医学经验进行了补充,为后世提供了新的视角。
《伤寒论分注》的学术价值
- 继承与创新
- 《伤寒论分注》在继承张仲景学说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创新和补充,丰富了中医对外感病和杂病的辨证论治思路。
- 临床指导价值
- 本书不仅是一部注释性的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实践指导书,为临床医生在诊治外感病及相关内科杂病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 中医学习经典
- 《伤寒论分注》以其清晰的注释和易懂的语言,成为学习《伤寒论》的重要参考书之一,为后世医家和学习者提供了入门和深入研究的指导。
总结
**《伤寒论分注》**是清代尤在泾对《伤寒论》的重要注释著作。它以逐条注释的形式,对《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六经辨证、方剂运用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解析,语言简明,注重结合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作为学习《伤寒论》的经典注释书,《伤寒论分注》对后世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