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简称《药师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属于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此经记载了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旨在救度众生,消除病苦、延寿增福、净化身心,是佛教信徒日常修持的重要经典。
![图片[1]-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拾宜](https://72be.com/2025/02/27130235/image-12-1024x751.png)
![图片[2]-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拾宜](https://72be.com/2025/02/27130239/image-13-1024x751.png)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泥金写本《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宋代精美佛教经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经书以泥金书写,展现了宋代书法艺术、宗教文化与工艺技术的高度结合。
主要特点:
- 泥金书写:
泥金是一种在书写时以金粉混合胶质材料制成的特殊墨料,用以书写佛经。金色的字体在深色底纸上熠熠生辉,象征佛法的庄严与神圣。 - 精美装帧:
宋代泥金写本通常以高质量的纸张制作,配以精致的装帧。此写本可能采用了典型的经折装或卷轴装,便于保存和传阅。 - 宗教性与艺术性结合:
写经不仅是宗教修行的体现,也是艺术创作的结晶。书法字体规范工整,线条流畅,充满宋代书法的雅致风韵。 - 文物价值:
作为宋代遗存的写经,这部泥金写本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文化价值。它反映了宋代佛教文化的繁盛以及当时对佛教经卷制作的重视。 - 内容意义:
经典内容以药师佛的本愿为核心,强调药师佛的愿力能解除众生的痛苦,赐予福德智慧,极具宗教信仰价值。
文化意义:
宋代是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书写经文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当时书法艺术的普及与社会对佛教的崇敬。此泥金写本的保存,对于研究宋代佛教、书法艺术以及泥金工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这部泥金写本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该馆佛教书法文物中的珍品之一,也是宋代文化艺术的瑰宝。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