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最重要的般若类经文之一,属于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其全名意为“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的经”,强调以智慧(般若)破除一切执著,从而达到解脱和觉悟的彼岸。此经在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东亚佛教中广泛流传,被视为修行与悟道的核心典籍之一。

图片[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拾宜
图片[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拾宜

经文概要

  1. 内容主题
    • 《金刚经》以佛陀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形式展开,核心思想是“空”的智慧,教导众生破除我执、法执,以无住心(不执著于任何事物)行布施,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 它通过探讨“诸法空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等思想,阐述了般若波罗蜜的深义。
  2. 核心思想
    • 无常与空:一切现象皆是缘起性空,不能执著于“我”或“法”。
    • 无住生心:修行者应以不执著的心行善、布施,而不求回报或执著于结果。
    • 般若智慧:通过般若智慧彻底洞见一切法的空性,超越世间一切束缚。
  3. 重要教义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经典地位

  1. 在佛教中的地位
    • 《金刚经》是般若类经典的代表作之一,与《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的核心经典。
    • 它是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指导之经,尤其强调般若智慧的修习。
  2. 在汉传佛教中的影响
    • 自东晋鸠摩罗什于公元402年翻译《金刚经》以来,此经成为汉传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
    • 禅宗将《金刚经》视为重要经典,据传六祖慧能听《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便大彻大悟。
    • 此经广泛流行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是佛教徒日常诵持的经典之一。
  3. 流传与注释
    • 历代高僧大德为《金刚经》撰写了大量注解,如唐代玄奘、宋代宗赜、明代憨山德清等人的注疏,使其思想传播更加广泛。

古籍版本与艺术价值

  1. 版本流传
    • 最早的汉译版本由鸠摩罗什翻译,此版本流传最广。
    • 唐代玄奘和义净也分别译出过版本,但鸠摩罗什的译本因文字优美、义理深远,被普遍接受。
  2. 艺术价值
    • 《金刚经》是首批被雕刻印刷的佛教经典之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即唐代的《金刚经》,发现于敦煌,现藏于大英博物馆。这一印刷品不仅在佛教史上意义重大,也是世界印刷史上的珍贵文物。
    • 历代《金刚经》的写本、刻本、泥金抄本等,常以精美的书法、装帧体现对经典的尊敬,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文化与宗教影响

  1. 哲学与智慧
    • 《金刚经》超越了佛教内部的宗教意义,其“空性”的思想对中国哲学、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它的教义对个人的心灵修养、处世智慧也有广泛启示。
  2. 宗教实践
    • 《金刚经》是佛教徒日常诵持的重要经典,通过诵读和修习,培养内心的解脱智慧。
    • 此经在禅宗修行中尤为重要,被视为指引开悟的核心经典。

总结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其深邃的智慧、简洁的文字和清晰的教义,成为佛教乃至东方文化的智慧宝藏。它不仅是佛教徒的修行指南,更是全人类心灵觉醒的重要经典,具有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多方面的深远价值。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拾宜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98
限时特惠
10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