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道要言

《阐道要言》是一部中国传统道教哲学与修行的经典著作,由中和山人渾渾子撰写。这本书以简洁凝练的文字阐明道教的核心理念和修行方法,是一部结合道家哲学与修行实践的重要著作。

图片[1]-闡道要言-拾宜
图片[2]-闡道要言-拾宜
图片[3]-闡道要言-拾宜

书籍基本信息

  • 书名:阐道要言
  • 卷数:一卷
  • 作者:中和山人渾渾子(作者具体身份不详,但可能是一位道教修行者或隐士,名号反映了与道教“天人合一”“浑然无为”思想的相关性)
  • 成书年代:具体年代不详,但从内容风格和语言推测,可能成书于明清时期。
  • 体裁:道教哲学与修行论述。

书名含义

  • “阐道”:意为阐明“道”的本质。这里的“道”指的是道教哲学的核心概念,即宇宙的本源、自然的法则和修行的终极目标。
  • “要言”:指以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深奥的道教思想,重在提炼和概括核心内容。

书名整体含义为:用简洁的语言阐述道教思想和修行的精要。


内容简介

《阐道要言》试图用一卷的篇幅,概括并阐明道教中关于“道”的核心思想,以及修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全书语言简练,思想深邃,常借助隐喻和哲理性的表达来启发读者对“道”的理解。

主要内容与思想

  1. 道的本质
    • 强调“道”是万物的本源,超越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界限。
    • “道”无为而无不为,暗合天地自然法则,修行者需顺应自然,返璞归真。
  2. 修行的核心
    • 提出修行应以“清静无为”为根本,通过修心、养性达到与“道”合一。
    • 强调内外兼修,不仅注重身体的调养(如气、精、神的修炼),更要重视内心的清净与觉悟。
  3. 人之本性与天道的契合
    • 人的本性本与“道”相通,但被后天的欲望和执念蒙蔽。修行的目标是去除杂念,重返天真本性。
    • 注重“修己安人”,体现道教“治身-治国-治天下”的思想关联。
  4. 隐逸与世俗的关系
    • 提倡隐逸的生活方式,但并非完全脱离世俗,而是在内心保持与“道”的一致性,做到“出而不染,入而不迷”。

语言与风格

  • 语言特点
    • 文字简洁明了,语句多含深意,注重启发性。
    • 常用隐喻和象征手法,将深奥的道理寓于简短的句子之中。
  • 风格特点
    • 类似于《道德经》的表述方式,力求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深刻的思想。
    • 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兼具修行的实用性和理论性。

作者“中和山人渾渾子”简介

  • 名号含义
    • “中和山人”:表明作者可能是一位隐士,追求“中和之道”,体现道教对“中庸”“和谐”的重视。
    • “渾渾子”:意指与“道”浑然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也表示作者追求朴实无华、顺应自然的修行心态。
  • 身份背景
    • 作者的具体生卒年与身份资料缺乏记载,但从其名号及作品推测,他可能是一位隐居于山林的道士或士人,精通道教经典和修行之道。

历史与价值

  1. 思想价值
    • 《阐道要言》继承和发展了道家与道教的思想,特别是对“道”的阐释既与《道德经》一脉相承,又融入了修行实践的内容。
    • 为修行者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是道教修行的重要参考文献。
  2. 文化价值
    • 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等核心思想。
    • 体现了明清时期隐士文化的特点,以及道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
  3. 实用价值
    • 本书不仅是一部哲学性著作,也是修行者的实践指南,特别是在清静养生、内心修炼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总结

《阐道要言》是一部以简练文字阐述道教核心思想的经典著作,由中和山人渾渾子所撰。全书围绕“道”的本质及修行的关键展开论述,强调清静无为、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修行哲学。此书内容精炼、思想深刻,是研究道教哲学和传统修行方法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修行者参悟“道”与实践内外兼修的重要参考。

闡道要言-拾宜
闡道要言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5.98
限时特惠
10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