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

内容简介

《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是一部与道教和民间信仰相关的宗教仪式文本,聚焦于对斗姥元君(北斗七星之母)的礼敬、忏悔和祈福延寿。此书主要用于道教斋醮仪式,是一部忏悔科仪类的文献,旨在通过礼拜斗姥元君、忏悔罪业、祈求福寿延年等方式,达到赎罪、延龄和祈福的效果。

图片[1]-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拾宜
图片[2]-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拾宜
图片[3]-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拾宜
图片[4]-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拾宜
图片[5]-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拾宜

书中充满了对斗姥元君神格的颂扬,并结合道教“天人合一”、“修行忏悔”等理念,以求获得护佑和福佑。


主要内容

  1. 斗姥元君的礼拜与颂扬
    • 书中详细描述了斗姥元君的来历、神格及其在道教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 通过颂词、宝号和仪轨对斗姥进行礼拜,表达虔诚之心。
  2. 忏悔与谢罪
    • 借助“忏悔”这一重要的宗教仪式,祈求斗姥元君宽恕人世间的罪过,消除因果报应中的恶果。
    • 忏文中包含了深刻的反省与道教修行的思想。
  3. 祈求延寿与福佑
    • 通过礼拜斗姥元君,祈求消灾延寿、护佑平安。
    • 强调天人感应思想,认为通过虔诚的礼忏,可以改变命运,获得福报。
  4. 科仪与仪轨
    • 书中还包括了完整的斋醮科仪步骤,用于指导道士在宗教仪式中使用,包括诵经、礼拜、焚香等具体操作流程。

时代背景与特点

  1. 时代背景
    本书刊刻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值清朝初期。此时期,道教在民间信仰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与北斗信仰相关的斗姥崇拜,多与祈福延寿、消灾解厄等诉求相结合,受到广泛推崇。
  2. 语言风格
    • 文字华丽,饱含宗教虔诚之意。
    • 忏文中充满了道教经典的引用和宗教哲学思想,朗诵时具有仪式感和感染力。
  3. 实用性
    • 本书是道教科仪实践的重要文本,主要用于实际斋醮活动,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 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斗姥信仰在民间的传播和发展。

学术与文献价值

  1. 宗教研究
    该书是研究清代道教科仪、斗姥信仰和民间宗教活动的重要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 历史价值
    刊刻于康熙二十一年,此刊本不仅是宗教文献,也是研究清代刻书工艺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资料。
  3. 文化价值
    《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展现了道教与民间信仰的结合,为后世深入了解斗姥崇拜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提供了宝贵依据。

现存情况

《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康熙二十一年刊本现存较少,为收藏机构或私人藏家所珍藏。作为稀有的宗教仪轨文献,其版本具有很高的文物和研究价值。

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拾宜
梵气先天斗姥延龄谢罪宝忏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5.98
限时特惠
20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