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是一部藏传佛教密宗经典,全书分为上下两卷,由元代著名译师莎南屹啰(Tshonam Gyal)翻译成汉文,现存最著名的版本为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制作的泥金写绘本。这部经典与密宗金刚乘的修持密法密切相关,其内容涉及密宗瑜伽修行、灌顶仪轨及智慧的象征性阐释,具有重要的宗教与艺术价值。以下是对此书的简要介绍:
![图片[1]-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拾宜](https://72be.com/2025/03/13112952/image-10-1024x401.png)
![图片[2]-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拾宜](https://72be.com/2025/03/13112956/image-11-1024x389.png)
![图片[3]-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拾宜](https://72be.com/2025/03/13113008/image-10-941x1024.png)
书名与结构
- 全名: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
- 卷数:上下两卷
- 译者:元代 莎南屹啰(Tshonam Gyal)
- 版本: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泥金写绘本
内容简介
该书是藏传佛教密宗经典之一,以“吉祥喜金刚”为核心,讲述其修持法门和灌顶仪轨,旨在通过密法修持引导修行者获得觉悟与解脱。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吉祥喜金刚的形象与象征:
经典详细描绘了吉祥喜金刚的形象、法相及其象征意义,作为智慧与慈悲的结合体,吉祥喜金刚是密宗修行的重要本尊之一。 - 集轮密法的修持与灌顶仪轨:
- 集轮密法是密宗的一种高级修持法门,经典阐述了修持过程中的仪轨和戒律。
- 通过灌顶仪式,修行者被引入吉祥喜金刚的法门,获得修持的资格。
- 甘露泉的教义内涵:
- “甘露泉”象征佛法的无上甘露,具有涤除烦恼、滋养心灵、引导解脱的作用。
- 经文以象征性的语言阐释佛教智慧与慈悲的内涵。
- 修持目标:
通过集轮密法的修持,修行者能够超越生死轮回,证得金刚智慧和大圆满境界。
历史背景
- 译经与传播:
- 莎南屹啰是元代著名的藏传佛教译师,他将大量藏文佛教经典翻译成汉文,推动了藏传佛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
- 《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是其中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元代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的深度融合。
- 明代的泥金写绘本:
- 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制作的泥金写绘本,是现存最重要的版本之一,反映了明代宫廷对藏传佛教的重视。
- 泥金写绘本是一种极其珍贵的佛经制作形式,以金泥书写经文,并配以精美的佛像绘画,广泛用于宗教仪式和宫廷供奉。
版本与艺术价值
- 泥金写绘本的特点:
- 文字以泥金书写,字体工整,光泽夺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配有精美的插图,描绘吉祥喜金刚及其他密宗本尊形象,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展现了明代绘画艺术的高度成就。
- 珍贵性:
- 此泥金写绘本为明代官修版本,制作工艺精湛,是明代佛教经典制作的典范。
- 现已成为研究明代佛教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文物。
价值与意义
- 宗教价值:
- 《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是金刚乘密法的重要经典,对修行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通过本经的学习和修持,可以深入了解密宗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 历史价值:
- 该书反映了元代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以及明代对藏传佛教的继承与发扬。
- 泥金写绘本作为明代宫廷佛教文化的产物,是研究明代宗教信仰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 艺术价值:
- 泥金写绘本的书法与绘画艺术是明代宫廷艺术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欣赏与收藏价值。
- 插图中的佛像造型和装饰设计,为研究明代宗教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总结
《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是藏传佛教密宗经典的一部重要译本,由元代莎南屹啰译成汉文,明代制作的泥金写绘本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版本。该书在宗教、历史与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不仅是密宗修行的重要教材,也是研究元明时期佛教传播与艺术发展的珍贵文献。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