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淫宝录

《戒淫宝录》是一部以劝诫世人戒除淫欲为主题的古籍,被认为属于清代的伦理教化类书籍。该书分为上下卷,作者不详,成书时间大致在清代晚期。现存版本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天津观礼刊本。这部书籍主要通过讲述因果报应、善恶取舍的道理,以及引用经典和案例的方式,劝人戒除淫欲,修身养性。

图片[1]-戒淫宝录-拾宜
图片[2]-戒淫宝录-拾宜
图片[3]-戒淫宝录-拾宜

主要内容

  1. 因果轮回与报应
    书中详细论述了淫欲带来的恶果,强调淫行不仅会败坏自身名声、身体健康,还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通过大量因果报应的故事,警示人们远离淫行,以求善终。
  2. 伦理教化与修身
    《戒淫宝录》结合儒释道三教的思想,提出戒淫是修身的第一步,也是获得福报的根本。书中引用了儒家经典(如《四书五经》)、佛教因果观,以及道教的养生思想,以增强说服力。
  3. 案例和故事
    此书引用大量古人因淫行遭遇恶果的案例,以及戒淫后获得福报的故事,意在通过生动的例子让读者深信因果报应的真实不虚。
  4. 修行方法
    书中不仅提到戒淫的重要性,还提供了具体的戒淫方法,如诵经、反思、修心、持戒等,鼓励读者从内心和行为上彻底改过。

版本与流传

清宣统三年天津观礼刊本是目前所知较为完整的版本之一。该版本以木刻印刷,字体工整,流传较为广泛。由于书中内容与清代社会的伦理观念相符,《戒淫宝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被视为家庭训诫和个人修身的一部重要读物。

特点与价值

  • 伦理教育价值:作为一部劝善书,《戒淫宝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社会和个人道德修养的思想。
  • 宗教融合特点:将儒释道三教思想相结合,具有鲜明的宗教教化特色。
  • 历史研究价值:通过该书可以了解清代晚期社会风尚、伦理观念以及民间信仰的状况。

现代意义

虽然《戒淫宝录》是一部带有强烈宗教色彩和封建伦理观念的书籍,但其中关于自律、修身的重要性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自律的背景下,仍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借鉴。

戒淫宝录-拾宜
戒淫宝录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8.98
限时特惠
12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