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七十论》(全名《金刚七十论》)是印度佛教中观学派的重要论著之一,相传由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菩萨所著。该论以七十颂的形式阐述了缘起性空的中观思想,深入探讨了诸法的因缘性及无自性的哲理,是中观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
![图片[1]-金七十论-拾宜](https://72be.com/2025/03/18142558/image-12-1024x683.png)
![图片[2]-金七十论-拾宜](https://72be.com/2025/03/18142604/image-13-1024x683.png)
关于《金七十论》的中文翻译与版本:
- 译者与背景
《金七十论》在中国的译本主要以陈真谛的译作著称。陈真谛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印度高僧,他在中国翻译了许多重要的佛教经典,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陈真谛的译作以准确传达印度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而闻名。 - 版本信息
1637年的活字版是明代出版的一种版本。活字版印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印刷技术之一,这种技术能够大规模复制文本,使佛教经典的传播更加广泛。1637年这一版的《金七十论》体现了佛教经典在中国的流传与接受,是研究明代佛教历史、印刷技术及思想传播的重要文献。 - 论述内容
《金七十论》以七十个偈颂为主,结合偈颂的释义和评论,深入探讨了以下核心主题:- 诸法缘起性空:通过分析因果关系,论证一切现象的无自性。
- 驳斥实有论:批判认为事物具有实在自性的观点。
- 阐述中观正见:解说中道智慧,超越断常二边的偏执。
- 影响与价值
- 哲学价值:《金七十论》不仅是佛教哲学的重要经典,也对后世的哲学思想,如空性理论、中道思想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文献价值:1637年的活字版是明代佛教出版史的重要遗产,反映了当时佛学传播的历史背景。
总之,《金七十论》作为中观学派的重要经典,与其活字版的传播一起,为佛教思想在中国的流传与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后人研究佛教哲学及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