筮杙

1. 作者与成书背景

  • 方式济(1676—1717),字屋源,号沃园,安徽桐城人,清代学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其父方登峄因“《南山集》案”被流放黑龙江,方式济随父赴戍所,卒于边地。他博通经史,尤精《周易》,著有《易说》《筮杙》等。
  • 方庄(生平不详),应为方式济之子或族人,续撰《续筮杙》二卷,继承家学,阐发易理。
图片[1]-筮杙-拾宜
图片[2]-筮杙-拾宜

2. 书名释义

  • “筮杙”
    • “筮”指占卜,“杙”为小木桩,合指占卜所用的简易工具。
    • 书名或取《周易·系辞》“大衍之数”及占筮之法,强调以简驭繁的易学思想。

3. 内容与学术价值

  • 《筮杙》二卷
    • 当为方式济研究《周易》的专著,可能涉及卦象推演、占筮方法及义理阐释。
    • 结合清代考据学与义理易学传统,或体现桐城学派经世致用的学术特点。
  • 《续筮杙》二卷
    • 方庄续作,可能补充前书未尽之义,或结合当时易学新见加以发挥。

4. 版本与流传

  • 清康熙刊本
    • 属早期刻本,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但因流传不广,存世较少。
    • 未收入《四库全书》,可能仅以家刻或少量刊本传世。
  • 现存情况
    • 国家图书馆、部分高校图书馆或私人藏家可能有收藏,需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目录学著作确认。

5. 研究意义

  • 作为清代桐城方氏的易学著作,反映了康熙年间民间易学研究的面貌。
  • 可结合方氏家族其他著作(如方以智《通雅》、方苞《周官集注》等)考察其学术传承。
筮杙-拾宜
筮杙
此内容为付费资源,请付费后查看
15.98
限时特惠
30
付费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