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相法五总龟》是朝鲜王朝时期的一部相术著作,成书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以手写本形式流传。该书融合中国相术理论与朝鲜本土实践,是研究东亚相术文化的重要文献。
![图片[1]-新编相法五总龟-拾宜](https://72be.com/2025/04/10113627/image-7-1024x732.png)
![图片[2]-新编相法五总龟-拾宜](https://72be.com/2025/04/10113638/image-7-1024x732.png)
![图片[3]-新编相法五总龟-拾宜](https://72be.com/2025/04/10113640/image-8-1024x732.png)
1. 书名与作者
- 书名解析:
- “五总龟”:典出中国宋代文献《五总志》(吴炯撰),”龟”象征占卜灵验,”五总”可能指相法五大核心(如面相、手相、骨相等),寓意集相术之大成。
- “新编”:表明在旧本基础上增补修订,反映朝鲜对中原相术的本地化改造。
- 作者:未明确署名,推测为朝鲜术士或儒生,熟悉中国相书(如《麻衣相法》《柳庄相法》)并融入本土经验。
2. 内容与特点
- 相法体系:
- 涵盖面相、手纹、体态、气色、声音等,可能附有图解(部分朝鲜写本带手绘相图)。
- 结合阴阳五行、干支命理,强调”形神兼备”的相术观。
- 朝鲜特色:
- 引用朝鲜典故或民俗(如贵族两班的面相特征),适应本土社会结构。
- 部分术语采用朝鲜汉字音译或谚文注释,体现文化交融。
3. 历史背景
- 中国影响:
- 明代相术书籍(如《神相全编》)通过使节贸易传入朝鲜,该书或受此类文献启发。
- 朝鲜需求:
- 李朝社会重视科举与阶层流动,相术常用于占卜仕途、婚姻,推动此类书籍编撰。
4. 版本与价值
- 版本特征:
- 现存为1590年手写本,可能为孤本,纸张、笔迹具朝鲜时代书法风格。
- 扉页或有万历纪年及朝鲜藏书印,证明其流传脉络。
- 学术意义:
- 比较研究:对比中国相书,可窥朝鲜对中原术数的吸收与变异。
- 社会史资料:反映李朝民众的命理观念与日常生活。
5. 现代研究
- 韩国学者多关注其文本与民俗学关联,中国学界则侧重东亚术数交流史。
- 部分内容收录于《韩国术数丛书》或影印出版,但全文译注较少。
如需进一步探讨具体相法或文本分析,可提供更多细节。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