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释金刚科仪》是宋代佛教文献,由释宗镜编述,为《金刚经》的注释性科仪文本,属佛教仪轨与义理结合的著作。以下为其简介:
![图片[1]-销释金刚科仪-拾宜](https://72be.com/2025/04/10113053/image-6-1024x683.png)
![图片[2]-销释金刚科仪-拾宜](https://72be.com/2025/04/10113106/image-6-1024x683.png)
1. 作者背景
- 释宗镜:宋代僧人,生平记载较少,但通过此作可知其精研《金刚经》,擅长将经典与仪轨结合,助力信众修持。
2. 内容与结构
- 科仪形式:以”科仪”(分科仪轨)体例编排,逐段分解《金刚经》经文,穿插仪轨说明(如礼拜、赞颂等),兼具解经与实操性。
- 思想核心:阐发般若空观,强调”离相破执”,融合净土信仰,体现宋代佛教禅净双修的特点。
3. 版本与流传
- 现存版本多属明清刊刻,可能掺入后世增补,但主体反映宋代风格。
- 与《金刚经》其他注疏(如憨山德清《金刚决疑》)相比,更突出仪轨指导。
4. 历史价值
- 反映《金刚经》在民间法事中的实际运用,是研究宋代佛教世俗化的重要资料。
- 科仪文体对后世佛教忏法、法会仪轨有深远影响。
5. 现代意义
- 为《金刚经》修持提供仪范,仍用于部分佛教团体。
- 学术研究关注其文本演变及宗教实践功能。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